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可測試各種國產(進口)真空₪☁│₪☁、六氟化硫₪☁│₪☁、油高壓斷路器·◕,負荷開關₪☁│₪☁、GIS接地刀閘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空氣開關等✘◕◕◕╃。合₪☁│₪☁、分閘時間₪☁│₪☁、同期₪☁│₪☁、彈跳時間₪☁│₪☁、次數₪☁│₪☁、自動重合閘₪☁│₪☁、行程₪☁│₪☁、速度₪☁│₪☁、電流₪☁│₪☁、動作電壓等各項資料₪☁│₪☁、波形✘◕◕◕╃。
一₪☁│₪☁、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功能特點
測試指標╃•:可測試各種國產(進口)真空₪☁│₪☁、六氟化硫₪☁│₪☁、油高壓斷路器·◕,負荷開關₪☁│₪☁、GIS接地刀閘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空氣開關等✘◕◕◕╃。合₪☁│₪☁、分閘時間₪☁│₪☁、同期₪☁│₪☁、彈跳時間₪☁│₪☁、次數₪☁│₪☁、自動重合閘₪☁│₪☁、行程₪☁│₪☁、速度₪☁│₪☁、電流₪☁│₪☁、動作電壓等各項資料₪☁│₪☁、波形✘◕◕◕╃。
抗擾通道╃•:可抵禦550KV變電所現場靜電干擾
位移通道╃•:1路位移訊號採集·◕,適配耐用的精密電阻線性位移₪☁│₪☁、角位移感測器✘◕◕◕╃。亦可適配使用者傳統自配的滑線電阻感測器✘◕◕◕╃。
精細測試╃•: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高電壓測試裝置通用技術條件之第3部分╃•: 高壓開關綜合測試儀 DL/T846.3—2004要求研製✘◕◕◕╃。10kHz高速取樣·◕,時間解析度0.1ms·◕,測試時長高達9.9s✘◕◕◕╃。
操作電源╃•:內建隔離型數字可調直流電源·◕,帶短路保護功能·◕,可設定電壓·◕,指令各項分₪☁│₪☁、合₪☁│₪☁、重合閘操作及動作電壓試驗✘◕◕◕╃。
同步觸發╃•:可響應電壓₪☁│₪☁、電流₪☁│₪☁、感測器₪☁│₪☁、斷口變化多種同步觸發方式✘◕◕◕╃。
操作介面╃•:5.7″黑白液晶屏·◕,選單式操作·◕,並在面板上增加了快捷設定按鍵✘◕◕◕╃。
速度定義╃•:提供了常用的開關速度定義庫和可編輯速度定義庫兩種模式可供使用者自行選擇✘◕◕◕╃。
錄波功能╃•:12路普通金屬觸頭通斷₪☁│₪☁、線圈電流;行程₪☁│₪☁、時間波形✘◕◕◕╃。
波形列印╃•:內建58mm高速熱敏印表機·◕,頂置面板安裝·◕,資料表單₪☁│₪☁、波形圖列印清晰✘◕◕◕╃。
資料通訊╃•:可採用RS232或USB通訊·◕,PC管理軟體實現資料₪☁│₪☁、波形圖可上傳₪☁│₪☁、測試✘◕◕◕╃。
SD卡儲存╃•:大容量SD卡快速儲存₪☁│₪☁、開啟記錄·◕,滿足100條測試資料及波形記錄✘◕◕◕╃。
U盤儲存╃•:可將資料及波形檔案快速儲存到隨身碟·◕,直接用上位機軟體開啟✘◕◕◕╃。
線上幫助╃•:儀器內建豐富的接線₪☁│₪☁、安裝₪☁│₪☁、測試操作幫助✘◕◕◕╃。無說明書就能簡單使用✘◕◕◕╃。
二₪☁│₪☁、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面板接線
液晶屏╃•:5.7″黑白液晶屏·◕,可手動調整對比度✘◕◕◕╃。
電源開關╃•:儀器交流總電源開關·◕,帶燈指示✘◕◕◕╃。
印表機╃•:58mm熱敏列印✘◕◕◕╃。
接地插座╃•:儀器機殼保護接地·◕,帶Φ 4插空·◕,螺栓緊固✘◕◕◕╃。
電源插座╃•:三芯帶接地交流AC220·◕,50Hz電源輸入插口·◕,上部FUSE倉盒內建2顆15A保險絲·◕,方管洞內建保險絲為備用✘◕◕◕╃。
通訊組塊╃•:RS232C╃•:計算機串列埠通訊·◕,上位機波特率選擇為57600bps✘◕◕◕╃。U盤╃•:外部插入隨身碟·◕,可將測試資料儲存到外部U盤裡✘◕◕◕╃。USB通訊╃•:本機器與計算機以USB通訊✘◕◕◕╃。
測速埠╃•:三芯航插·◕,也可適配使用者自配滑線電阻✘◕◕◕╃。儀器預設使用A1通道安裝感測器✘◕◕◕╃。
直流電源╃•:
₪☁│₪☁、- 為內建直流電源輸出;也可作外直流電源輸入端·◕,帶LED燈指示✘◕◕◕╃。
分₪☁│₪☁、負₪☁│₪☁、合為可控直流電源輸出·◕,分₪☁│₪☁、合為正端·◕,負為公共端;分₪☁│₪☁、負;
合₪☁│₪☁、負也可用作外同步倒取樣·◕,帶LED燈指示✘◕◕◕╃。
典型控制模式╃•:
具備內電源主控₪☁│₪☁、外電源主控;交直流外同步多種送電₪☁│₪☁、觸發方式✘◕◕◕╃。
直流電源 ₪☁│₪☁、- 端直接輸出電源·◕,可供開關閉鎖控制及儲能電機使用✘◕◕◕╃。
接出分₪☁│₪☁、合₪☁│₪☁、負控制線·◕,雖然儀器內建電源為隔離電源·◕,帶短路保護·◕,但仍需斷開二次電源·◕,以減少不必要的電源衝突或報警✘◕◕◕╃。此時進入選單·◕,選擇內電源操動方式·◕,調整電壓·◕,設定分₪☁│₪☁、合模式·◕,按測試送電✘◕◕◕╃。
直流電源 ₪☁│₪☁、- 端輸入外直流電源·◕,用做分₪☁│₪☁、合控制操動輸出✘◕◕◕╃。
接出分₪☁│₪☁、合₪☁│₪☁、負控制線·◕,此時進入選單·◕,選擇外電源操控方式·◕,設定分₪☁│₪☁、合模式·◕,按測試送電✘◕◕◕╃。
接出分₪☁│₪☁、合₪☁│₪☁、負控制線·◕, 此時此線為倒取樣外同步✘◕◕◕╃。此時進入選單·◕,選擇外同步操控方式·◕,設定分₪☁│₪☁、合模式·◕,按測試後等待外電壓同步✘◕◕◕╃。
注╃•:當二次電源無法解淨或操動控制迴路為交流時·◕,特別適合此種方法受控測試✘◕◕◕╃。
時間埠╃•:用作普通金屬觸頭測試功能✘◕◕◕╃。
按鍵功能╃•:
三₪☁│₪☁、下位機選單操作
測試╃•:
感測器狀態╃•:電阻感測器安裝位置指示✘◕◕◕╃。
斷路器狀態╃•:●指示合閘;○指示分閘✘◕◕◕╃。
當前主要設定引數╃•:提示主要設定內容✘◕◕◕╃。
試驗專案╃•:可由選單設定—試驗專案調整✘◕◕◕╃。
速度定義╃•:可由選單設定—速度定義調整✘◕◕◕╃。
分合操作╃•:分合鍵可快捷設定✘◕◕◕╃。也可由菜
單設定—分₪☁│₪☁、合操作調整✘◕◕◕╃。
操作電源╃•:可由選單設定—操作電源調整✘◕◕◕╃。
設定╃•:設定試驗專案₪☁│₪☁、測試範圍₪☁│₪☁、感測器₪☁│₪☁、速度定義₪☁│₪☁、操作電源₪☁│₪☁、分合操作₪☁│₪☁、動作電壓₪☁│₪☁、觸發設定₪☁│₪☁、顯示設定✘◕◕◕╃。
設定--試驗專案╃•:
試驗專案╃•:分為“時間測試”₪☁│₪☁、“時間₪☁│₪☁、速
度測試”₪☁│₪☁、“時間₪☁│₪☁、速度測試(3)”₪☁│₪☁、“動作電壓”三種·◕,使用者可根據測試需要選擇✘◕◕◕╃。
設定—測試範圍╃•:
測試長度╃•:範圍 0.1s~9.9s 可修改整定✘◕◕◕╃。
取樣速率╃•:以10Ksps取樣·◕,時間解析度為0.1ms.
斷口數╃•: 使用者需根據當前測試所連線的斷口數目進行對應的設定·◕,這樣得出的結果準確可靠✘◕◕◕╃。
設定—感測器╃•:
定標╃•:表示選用直線感測器·◕,此時需要輸
入選用的感測器的確認的電氣行程長度✘◕◕◕╃。如52mm·◕,254mm等·◕,本儀器配套的直線感測器在出廠前均經過校正以提供真實的電氣行程✘◕◕◕╃。
校正╃•:一般在選用角度感測器測速時選擇·◕,
或未知的直線感測器時·◕,輸入高壓開關的實際或標準總行程✘◕◕◕╃。
設定—速度定義╃•:
被測開關的製造廠₪☁│₪☁、開關型號不同·◕,有可能有不同的速度定義✘◕◕◕╃。本測試儀將各種不同的定義部分列入其中·◕,供使用者自己選擇✘◕◕◕╃。
(不可編輯速度定義)
如所列的這些速度定義(不可編輯速度定義)均不適合·◕,可至“可編輯速度定義”介面·◕,進行相關速度的定義的編輯✘◕◕◕╃。使用者也可根據本測試儀所測量的時間行程曲線·◕,在曲線上自定義分析·◕,並列印結果✘◕◕◕╃。
(可編輯速度定義)
設定—操作電源╃•:
內電源╃•:輸出整定範圍為15~260V✘◕◕◕╃。
₪☁│₪☁、- 端可直接輸出內電源✘◕◕◕╃。
外電源╃•:選中此項·◕,即自動關閉內電源✘◕◕◕╃。
₪☁│₪☁、- 端接入外直流電源供操控✘◕◕◕╃。
外同步╃•:選中此項·◕,即自動關閉內電源✘◕◕◕╃。
不接外電源✘◕◕◕╃。僅接入分₪☁│₪☁、合₪☁│₪☁、負外同步控制線·◕,另行電動操作開關即可同步取樣✘◕◕◕╃。
設定—分合操作╃•:
分﹙合﹚╃•:分(合)持續送電XXXX ms✘◕◕◕╃。
分合╃•:分閘送電開始後延時XXX ms即合
閘送電✘◕◕◕╃。
合分╃•:合閘送電後延時XXX ms即分閘送電✘◕◕◕╃。
分合分╃•:分閘送電後延時XXX ms即合閘
送電·◕,合閘送電後延時XXX ms即分閘送電✘◕◕◕╃。
合分合╃•:合閘送電後延時XXX ms即分閘送
電·◕,分閘送電後延時XXX ms即合閘送電✘◕◕◕╃。
設定—動作電壓╃•:
升壓方式╃•:選擇自動·◕,可設定如下引數;若選擇手動方式·◕,則如下設定引數無效·◕,調壓範圍從15V~260V連續可調;
起始電壓╃•:儀器施加於操作線圈的起始電壓✘◕◕◕╃。
終止電壓╃•:升壓到終止電壓值即終止✘◕◕◕╃。
升壓幅度╃•:相鄰二次施加電壓的變化值✘◕◕◕╃。
間隔時間╃•:相鄰二次施加電壓的時間間隔✘◕◕◕╃。
動作判斷╃•:儀器判定開關是否動作完成的特徵選擇✘◕◕◕╃。
動作判斷╃•:特徵訊號有二個╃•:
一是斷口分合·◕,升壓到任意斷口訊號跳變即終止·◕,此時必須接入時間斷口線✘◕◕◕╃。
二是輔助開關切換·◕,升壓到輔助開關切換即終止·◕,需接入轉換開關✘◕◕◕╃。
兩個特徵訊號只允許單選✘◕◕◕╃。
注意事項╃•:
DC110V機構·◕,起始電壓一般設為30V·◕,終止電壓一般設為110V;
DC220V機構·◕,起始電壓一般設為60V·◕,終止電壓一般設為220V;
升壓幅度越小·◕,測試時間越長·◕,精度越高✘◕◕◕╃。
間隔時間越長·◕,測試時間越長✘◕◕◕╃。
自動方式動作電壓值支援單獨儲存₪☁│₪☁、列印功能·◕,手動方式不支援儲存和列印✘◕◕◕╃。
設定—觸發設定╃•:
可選擇“線圈電壓”₪☁│₪☁、“線圈電流”₪☁│₪☁、“感測器”₪☁│₪☁、“斷口跳變”這四種同步觸發條件中的一種或多種;具體選那些觸發條件需根據實際測試進行選取,一般在進行內電源或外電源主控的測試時必須選線圈電壓和線圈電流;另外“線圈電流”的電流觸發閾值可以依據實際情況設定✘◕◕◕╃。
設定—顯示設定╃•:
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遮蔽某個或者多個引數的顯示✘◕◕◕╃。
檔案╃•:儀器可進行歷史紀錄₪☁│₪☁、資料表₪☁│₪☁、波形圖等操作✘◕◕◕╃。
檔案-歷史記錄╃•:
可查閱₪☁│₪☁、開啟₪☁│₪☁、刪除已經儲存的歷史資料✘◕◕◕╃。
檔案-表頭╃•:
支援字母₪☁│₪☁、數字₪☁│₪☁、符號的編輯✘◕◕◕╃。
檔案-資料表╃•:
檔案-波形圖╃•:
自定義圖形分析╃•:
☆ 按→₪☁│₪☁、←移動*條游標·◕,並顯示當前值t₪☁│₪☁、s;此時按確認將鎖定*條游標;按→₪☁│₪☁、←移動第二條游標·◕,並在t₪☁│₪☁、s前出現△·◕,得到分析結果v✘◕◕◕╃。
☆ 按游標開關進入圖形模式·◕,此時按放大₪☁│₪☁、縮小可以進行波圖的展寬縮窄·◕,按左移₪☁│₪☁、右移可使螢幕波圖左右移動;再次按游標開關後將退回數字₪☁│₪☁、移位操作模式✘◕◕◕╃。
另自動重合閘的介面略異於單分單合·◕,現以分合分測試結果舉例說明╃•:
本儀器在分合分操作的資料表中·◕,將各個指標分別對每個斷口進行計算·◕,這樣使用者可以得到被測物件的更加詳實的資訊;表一顯示“初分時間”“合閘時間”“再分時間”“金短時間”·◕,在表一中按“↓”可以跳轉到表二;(“分合分”測試資料表一)
在表二中顯示了各被測斷口的“無流時間”“分合時間”“重合時間”;
在表二中按“↑”可以跳轉到表一;按“↓”
可以跳到波形圖介面;
(“分合分”測試資料表二)
在波圖中顯示了被測的斷口波形圖·◕,S-t曲線·◕,I-t曲線;使用者可以運用游標進行自定義分析·◕,同時在波圖上同步顯示當前執行游標的時間座標及此時刻的電流值·◕,行程值;如果是兩個游標·◕,則還會顯示速度✘◕◕◕╃。
(“分合分”測試波形圖)
檔案-隨身碟╃•:
儲存當前測試資料到隨身碟╃•:將當前測試資料儲存到外部隨身碟·◕,可以用上位機軟體開啟進行資料表和波形圖✘◕◕◕╃。
儲存所有歷史資料到隨身碟╃•:將歷史記錄中的所有歷史資料儲存到外部隨身碟·◕,可以用上位機軟體開啟進行資料表和波形圖✘◕◕◕╃。
返回╃•:返回上一層目錄✘◕◕◕╃。
系統╃•:
日期₪☁│₪☁、時間╃•:用於設定₪☁│₪☁、校準儀器的日期與時間✘◕◕◕╃。
波特率╃•:計算機串列埠通訊﹙RS232C﹚·◕,上位機波特率選擇為57600bps✘◕◕◕╃。
電源校正₪☁│₪☁、機器資訊╃•:點選鍵·◕,進入✘◕◕◕╃。
列印選項╃•:提供“打印表頭”₪☁│₪☁、“不打印表頭”二種·◕,只允許單選✘◕◕◕╃。
幫助╃•:儀器內建斷口接線₪☁│₪☁、直流控制₪☁│₪☁、測速安裝₪☁│₪☁、按鍵功能₪☁│₪☁、圖形分析₪☁│₪☁、時間測試₪☁│₪☁、時間速度測試₪☁│₪☁、動作電壓測試等線上幫助✘◕◕◕╃。
幫助—斷口接線╃•:
如圖所示為斷口接線幫助·◕,其他詳見儀器內建圖文✘◕◕◕╃。
四₪☁│₪☁、上位機選單說明
一﹑上位機選單╃•:
1₪☁│₪☁、檔案選單
新建:即新建立一個測試;
開啟:即開啟一個已有的測試記錄;
儲存至SD卡╃•:將當前的測試資料和波圖儲存在機器的SD卡中;
儲存╃•:儲存當前的測試的測試結果到PC機上;
另存╃•:功能類似儲存;
近開啟的文件╃•:檢視近開啟的測試記錄;
列印預覽╃•:可以預覽當前的測試記錄的列印風格;
列印╃•:把當前的測試資料傳送到印表機;
資料匯出╃•:可以將當前的測試資料匯出成word或者excel;
歷史記錄╃•:此功能可以檢視下位機的SD卡儲存狀態並且可以刪除操作;
系統退出╃•:退出當前的測試軟體;
2₪☁│₪☁、設定選單
使用者資訊╃•:可編輯當前的測試的表頭資訊;
測量模式╃•:可設定“測量時間”“測試模式”“感測器”資訊;
測速選型╃•:可設定“斷口數” “速度定義”資訊;
電源操控╃•:可設定“電源模式”資訊;
合分操作╃•:可設定“分”“合”以及重合閘等資訊;
動作電壓╃•:可設定低電壓操作的相關資訊;
同步觸發╃•:可以選擇同步觸發的條件;
引數顯示╃•:可選擇遮蔽某些引數的顯示;
2.1使用者資訊
可以編輯有關被測物件的相關資訊以及實驗人員的相關資訊·◕,並且能記憶設定的資訊;使用者也可以透過“表頭設定”將此使用者資訊下發到下位機·◕,可由此省去在下位機設定表頭資訊的動作;
2.2測量模式
測量時間╃•:範圍是0.1到9.9秒·◕,但是在利用232進行上位機操作時建議時長不要超過1.0秒·◕,否則傳輸資料花 的時間會比較長·◕,當然用USB通訊不存在這個問題;
取樣速率╃•:建議選擇10Ksps的時間解析度·◕,縮短傳輸時間;
測試模式╃•:使用者可以選擇需要進行的測試模式·◕,四選一;
感測器╃•:可以根據選擇所安裝的感測器進行設定·◕,如果用直線·◕,可以選擇定標並輸入所選感測器的長度;如果是角度感測器·◕,則選擇不定標並設定校正行程;
2.3測速選型
斷口數╃•:可以選擇在測試時安裝的斷口數·◕,為保持測試結果的針對性·◕,必須如實的選擇;
速度定義╃•: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可編輯的速度定義以及可以編輯的速度定義;
2.4電源操控
內電源╃•:點選電壓指示值處·◕,直接設定輸出電壓值·◕,電源輸入範圍必須在15V到260V之間;
外電源╃•:選中此項·◕,即自動關閉內電源·◕,此時需從 ₪☁│₪☁、-端接入外直流電源;
外同步╃•:選中此項·◕,即自動關閉內電源·◕,不需接外電源✘◕◕◕╃。僅接入分合負交直流外同步控制線即可;
2.5合分操作
合閘╃•:合閘送電脈衝時間整定;
分閘╃•:分閘送電脈衝時間整定;
合分╃•:合始延時xxxms然後發分閘脈衝;
分合╃•:分始延時xxxms然後發合閘脈衝;
分合分╃•:分始延時xxxms發合閘脈衝·◕,合始延時xxxms發分閘脈衝;
合分合╃•:合始延時xxxms發分閘脈衝·◕,分始延時xxxms發合閘脈衝;
2.6動作電壓
起始電壓╃•:設定低電壓時的起始脈衝的電壓值;
終止電壓╃•:低電壓測試時的終止電壓點;
升壓幅度╃•:自動升壓的幅度;
間隔時間╃•:升壓時的兩個脈衝的間隔時間;
動作判斷╃•:即終止測試的判斷條件是“斷口分合”或者“輔助開關切換”✘◕◕◕╃。
2.7同步觸發
同步觸發╃•:根據具體的測試專案選擇“觸發電壓”“觸發電流”“行程感測器觸發”“斷口跳變觸發”·◕,具體選擇那些觸發條件需根據實際的測試進行選取✘◕◕◕╃。
2.8引數顯示
顯示一些測試完成後計算的指標✘◕◕◕╃。
3.測試選單
4.檢視選單
波形圖╃•:點選可以檢視當前測試的斷口和行程·◕,速度以及分合閘電流的波形;
資料表╃•:點選可以檢視測試的報表;
柵格線╃•:點選可以出現或者消隱柵格線;
4.1波形圖
滑鼠鍵盤操作╃•:
放大╃•:在需要放大的區域·◕,點選滑鼠不放·◕,由左上拖至右下釋放即可·◕,可多次放大✘◕◕◕╃。
縮小╃•:點選滑鼠不放·◕,由右拖至左釋放即可縮小並還原✘◕◕◕╃。
拖移╃•:右擊滑鼠不放拖移即可
標線清除╃•:在任何狀態·◕,右擊滑鼠記為退出游標線✘◕◕◕╃。
快捷鍵╃•:見選單欄下✘◕◕◕╃。
斷口╃•:A1~C4斷口波形顯示與否·◕,受引數顯示控制·◕,預設顯示A1₪☁│₪☁、B1₪☁│₪☁、C1三個斷口·◕,其他斷口方灰表示未選中✘◕◕◕╃。按下選中的按鈕(如A1)·◕,波形可縱向展開✘◕◕◕╃。
動杆╃•:預設顯示行程—時間波形·◕,按速度可切換至速度—時間波形·◕,按行程又可切換至行程—時間波形✘◕◕◕╃。並在縱座標上顯示行程₪☁│₪☁、速度大值✘◕◕◕╃。
線圈╃•:顯示電流—時間波形·◕,並在縱座標上顯示電流大值✘◕◕◕╃。
時間單位╃•:橫座標顯示測量時間座標✘◕◕◕╃。單位是0.1ms✘◕◕◕╃。
自定義分析╃•:
移動滑鼠或鍵盤中的← →鍵·◕,點選滑鼠左鍵或ENTER鍵確定*條游標線(藍色)的位置;再確定第二條游標線(橙色)的位置·◕,點選滑鼠左鍵或ENTER鍵即計算出差值·◕,常用作自定義兩點計算速度✘◕◕◕╃。
當前引數╃•:
移動滑鼠或鍵盤中的← →鍵·◕,顯示當前游標線的行程₪☁│₪☁、速度₪☁│₪☁、電流₪☁│₪☁、時間✘◕◕◕╃。
4.2 資料表
4.3柵格線
點選可以出現或者消隱柵格線;
5.系統選單
系統時間設定╃•:設定以及回讀機器的當前時間;
電壓校準╃•:校正機器的內部電源;
通訊設定╃•:設定通訊的埠和波特率;
曲線圖背景色╃•:設定波圖的背景色;
二﹑快捷鍵
五₪☁│₪☁、測速安裝
1)萬能支架安裝╃•:
萬能支架M5螺頭固定在直線電阻感測器上的固定塊上·◕,或角電阻感測器上的固定片上·◕,萬能支架固定夾固定在開關本體上✘◕◕◕╃。
2)直線位移電阻感測器╃•:
使用時根據測試開關物件₪☁│₪☁、型別的不同·◕,配用相關連線件✘◕◕◕╃。
3)角電阻感測器╃•:
開關在分或合狀態安裝角電阻感測器時·◕,應注意將轉軸箭頭對應在大黑點方向·◕,這樣運動時可避免進入無效區域✘◕◕◕╃。實際可選配120度或345度角感測器·◕,詳見裝箱清單✘◕◕◕╃。
六₪☁│₪☁、測試方法
時間測試╃•:(以外電源為例·◕,也可用內電源₪☁│₪☁、外同步方式)
請設定試驗型別為時間測試;測試範圍確定時間長度₪☁│₪☁、斷口數;操作電源選擇外電源;合分操作選擇方式·◕,或測試介面中按分合鍵·◕,觸發設定選擇觸發條件·◕,按測試鍵進行✘◕◕◕╃。
時間速度測試╃•:(以外同步例·◕,也可用內電源₪☁│₪☁、外電源方式)
請設定試驗型別為時間₪☁│₪☁、速度測試;測試範圍確定時間長度₪☁│₪☁、大速度₪☁│₪☁、斷口數;感測器選擇標尺長度或不定標行程值;速度定義選擇型別;操作電源選擇外同步;合分操作選擇方式·◕,或測試介面中按分合鍵·◕,觸發設定選擇觸發條件·◕,按測試鍵進行✘◕◕◕╃。
動作電壓╃•:(必選內電源方式)
七₪☁│₪☁、 引數概念
1. 時間
合閘時間╃•:合閘線圈受電瞬間起至動靜觸頭*次電氣接通的時間✘◕◕◕╃。
分閘時間╃•:分閘線圈受電瞬間起至動靜觸頭*次電氣分離的時間✘◕◕◕╃。
彈跳時間╃•:指動₪☁│₪☁、靜觸頭*次電氣接通(斷開)起至動₪☁│₪☁、靜觸頭穩態接通(斷開)的時間段✘◕◕◕╃。
彈跳次數╃•:指動₪☁│₪☁、靜觸頭*次電氣接通(斷開)起至動₪☁│₪☁、靜觸頭穩態接通(斷開)時間過程中彈跳變化的次數✘◕◕◕╃。
相內同期╃•:A₪☁│₪☁、B₪☁│₪☁、C相內不同期·◕,指開關相內多斷口分(合)閘時間的大差值✘◕◕◕╃。
三相同期╃•:相間不同期·◕,指三相中大時間相與小時間相的差值✘◕◕◕╃。
輔開切時╃•:即輔助開關切換時間·◕,指從儀器向控制線圈迴路送電至迴路被自行切斷的時間段✘◕◕◕╃。
金短時間╃•:合分操作中動₪☁│₪☁、靜觸頭接觸的時間段✘◕◕◕╃。
2. 行程
總 行 程╃•:動觸頭從分閘到合閘或合閘到分閘穩態下的位移差值✘◕◕◕╃。
開距行程╃•:總行程與接觸行程的差值✘◕◕◕╃。
接觸行程╃•:動₪☁│₪☁、靜觸頭電氣接觸下的位移行程差✘◕◕◕╃。
過沖行程╃•:動觸頭運動過程中大過沖行程幅值✘◕◕◕╃。
反彈行程╃•:動觸頭運動過程中大反彈(衝)行程幅值✘◕◕◕╃。
3.速度
速 度╃•:根據開關出廠定義而設定的分/合閘速度✘◕◕◕╃。或叫剛分/合速度₪☁│₪☁、平均速度✘◕◕◕╃。
大速度╃•:區間(0.1ms或1ms或10ms)的平均速度中的大值✘◕◕◕╃。
速度定義╃•:根據開關生產廠家或國標關於速度定義的要求·◕,在所記錄的行程-時間(S-t)運動過程中·◕,計算段的平均速度✘◕◕◕╃。V=△S/△t=HL/△t·◕,HL為點段·◕,△t為點段的運動時差✘◕◕◕╃。
八₪☁│₪☁、 技術指標
測試通道╃•:時間斷口╃•:金屬觸頭 12路 25V·◕,限流50mA
位移感測器╃•:1路
時間測試╃•:範圍╃•:0~9.9s
誤差╃•:±0.l%讀數±2個字
解析度╃•:0.1ms
行程測試╃•:範圍╃•:0~1000mm
準確度╃•:±1%讀數±1個字
解析度╃•:0.1mm
速度特性: 範圍╃•:0.01~20.00m/s
準確度╃•:±1%讀數±1個字
解析度╃•:0.01m/s
圖形顯示╃•:每路0.1ms的數值
直流電源╃•:調整範圍╃•:15~260V
大瞬時電流╃•:20A
準確度: ±1%讀數±1個字
負載變化率╃•:≤1%
同步觸發╃•:電壓╃•:15~260V
電流:0.1-20A
感測器:位移變化
斷口╃•:訊號跳變
結構形式╃•:型式╃•:頂開行動式
外形尺寸╃•:380mm×262mm×120mm
主機重量╃•:6kg
使用環境╃•:環境溫度╃•:-10℃~50℃
相對溼度╃•:≤80% RH
工作電源╃•:電壓╃•:AC 220V±10%
頻率╃•:50Hz±10%
安全效能╃•:絕緣電阻╃•:>2MΩ
漏電流╃•:<3.5mA
介電強度╃•:AC 1500V 50Hz·◕,1min(電源進線對機殼)
九₪☁│₪☁、 售後服務
1)使用者購機後·◕,請及時填寫·◕,保管產品包修卡·◕,以便日後維護✘◕◕◕╃。
2)本儀器自發貨後三年·◕,非人為損壞·◕,本公司將負責三包維修·◕,並負責正常使用壽命內的終身維修✘◕◕◕╃。
3)本公司負責儀器的易耗品₪☁│₪☁、配件供應✘◕◕◕╃。
4)使用者在使用中的一切問題請及時與本公司技術服務部✘◕◕◕╃。
十₪☁│₪☁、 典型開關速度定義表
型號 | 速度定義 | 行程(mm) | 合閘速度(m/s) | 分閘速度(m/s) |
LW25-126 | 行程10%至斷口 | 150 | 1.7-2.4 | 4.1-4.8 |
LW25-252 (CYA3機構) | 行程20%至斷口 | 230 | 2.8-3.8 | 6.7-7.4 |
LW25-252 (CT20機構) | 行程10%至斷口 | 205 | 3.2-4.2 | 7.1-8.1 |
LW25-363 | 行程10%至斷口 | 230 | 3.2-4.2 | 7.1-8.1 |
LW13-550 | 行程10%至斷口 | 180 | 3.2-4.2 | 7.1-8.1 |
LW14-252 | 行程10%至斷口 | 230 | 3.2-4.2 | 7.1-8.1 |
LW23-252 | 行程10%至斷口 | 180 | 2.9-3.9 | 7.8-8.7 |
LW15-550 | 行程10%至斷口 | 230 | 3.6-4.0 | 9.3-10.3 |
LW15-252 | 行程10%至斷口 | 230 | 3.8-4.3 | 9.0-10.0 |
LW15-363 | 行程10%至斷口 | 230 | 3.6-4.0 | 9.3-10.3 |
LW17A-126 | 合前₪☁│₪☁、分後88mm的平均速度 | 160 |
|
|
LW35-126 | 合*ms·◕,分後10ms | 150±4 | 2.5-3.1 | 3.6-4.6 |
LW10B-252 | 合前40mm₪☁│₪☁、分後90mm | 200±1 | 4.1-5.1 | 8.0-10.0 |
LW10B-550 | 合前40mm₪☁│₪☁、分後100mm | 200 | 3.9-4.9 | 7.4-9.0 |
LW6 | 合前36mm₪☁│₪☁、分後72mm | 150 | 3.4-4.6 | 5.5-7.0 |
LW8-35 | 合前16mm·◕,分後32mm | 95±2 | 3.2±0.2 | 3.4±0.2 |
LW16 | 合前﹑分後10ms | 65±2 | ≥2 | 2.2-2.6 |
LW3-12Ⅰ₪☁│₪☁、Ⅱ | 合前﹑分後10ms | 58±2 | 2.6±0.2 | 2.6±0.2 |
LW11-126 (31.5KA) | 行程10%至90%間平均速度 | 160 | 1.6-2.8 | 5.8-7.4 |
LW11-126 | 行程10%至90%間平均速度 | 160 | 1.6-2.8 | 6.1-8.1 |
LW11-220 | 行程10%至90%間平均速度 | 200 | 2.0-3.0 | 8.5-10.5 |
LW33-126 | 合前50mm至合後20mm間平均速度 分前20mm至分後50mm間平均速度 | 150 | 2.1-2.9 | 4.1-5.3 |
LW12-500 | 行程10%至90%間平均速度 | 200 | 1.4-2.6 | 8.2-9.8 |
LW40-40.5 | 合前16mm·◕,分後32mm | 95±2 | 2.7±0.3 | 3.4±0.2 |
LW56-550 | 合閘行程105mm至145mm間的平均速度 分閘行程40mm至145mm間的平均速度 | 200 | 4.1-5.0 | 9.0-9.7 |
LW9 | 合前₪☁│₪☁、分後10ms | 150 |
|
|
LW36-126 | 合前₪☁│₪☁、分後10ms | 150 | 3.0-4.0 | 4.4-5.0 |
LW36-40.5 | 合前₪☁│₪☁、分後10ms | 80 | 2.3±0.2 | 2.7±0.2 |
LW29-126 | 合前50mm至合後20mm間平均速度 分前20mm至分後50mm間平均速度 | 145 | 1.8-2.8 | 5.0-6.0 |
LW30-126 | 行程40%至斷口 | 200 | 4.0±1.0 | 8.0±1.0 |
ABB LTB72.5-245E1 | 合前₪☁│₪☁、分後10ms平均速度 | 160/210 | 4.0-5.0 | 8.0-10.0 |
3AP110 | 合前₪☁│₪☁、分後10ms平均速度 | 120 | 3.5-4.5 | 4.0-5.0 |
3AP252 | 合前₪☁│₪☁、分後10ms平均速度 | 225 |
|
|
現代南自 252KV GIS | 合前₪☁│₪☁、分後10ms平均速度 | 230 | 2.4-3.2 | 10.2-12.8 |
ZN12-1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1±1 | 0.6-1.1 | 1.0-1.4 |
ZN12-12 ( Ⅰ₪☁│₪☁、Ⅱ₪☁│₪☁、Ⅲ₪☁│₪☁、Ⅳ₪☁│₪☁、Ⅴ )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1±1 | 0.6-1.1 | 1.0-1.4 |
ZN12-12 ( Ⅵ₪☁│₪☁、Ⅶ₪☁│₪☁、Ⅷ₪☁│₪☁、Ⅸ₪☁│₪☁、Ⅹ₪☁│₪☁、Ⅺ )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1±1 | 0.8-1.3 | 1.0-1.8 |
ZN12-12 ( Ⅻ₪☁│₪☁、XIII₪☁│₪☁、XIV₪☁│₪☁、XV )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1±1 | 0.5-0.9 | 0.7-1.3 |
ZN3-1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6±0.1 | 1.0±0.1 |
ZN16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0-11 | 0.4-0.7 | 0.7-1.3 |
ZN18-1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7.5-8.5 | 0.4-0.6 | 0.8-1.2 |
ZN21-12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9-11 | 0.6-1.0 | 1.3-1.7 |
ZN65-10 | 合閘測全程,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4-0.8 | 1.1-1.5 |
ZN65A-12/T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8-1.3 | 1.0-1.8 |
Power/Vac VB2 | 合閘測全程,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5-1.0 | 1.0-1.3 |
VBG–12M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6±0.2 | 1.1±0.2 |
VS1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5-0.8 | 0.9-1.2 |
ZW7-40.5 | 合閘測全程,分後12mm內平均速度 | 26±2 | 0.7±0.2 | 1.5±0.2 |
VD4 | 分後₪☁│₪☁、合前6mm內的平均速度 | 15 | 0.6-1.8 | 0.9-1.2 |
ZW8 | 合.分測全程 | 15 | 0.7±0.15 | 1.0±0.2 |
ZN21-1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6-1.0 | 1.0-1.4 |
ZN23A-35 | 剛合前₪☁│₪☁、剛分後20mm內的平均速度 | 33±2 | 0.6-0.9 | 2.0±0.2 |
ZN28A-1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4-0.8 | 0.7-1.3 |
ZN28E-12 ZN28J | 合.分測全程 | 6±0.5 | 1.1±0.2 | 0.6±0.2 |
ZN63A-12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5 | 0.55-0.8 | 0.9-1.2 |
ZW32-12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2.5 | 0.6±0.2 | 1.2±0.3 |
ZN3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1±1 | 0.4-0.7 | 0.7-1.3 |
ZW30-40.5 | 合₪☁│₪☁、分測全程 | 24±3 | 1.0±0.35 | 2.0±0.35 |
ZN40 | 合前₪☁│₪☁、分後6mm內平均速度 | 10±1 | 0.5-1.2 | 0.8-1.6 |
SN10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145 | ≥3.5 | 3.0-3.3 |
SW2-35(1000A)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310 | 2.9-3.5 | 2.8-3.4 |
SW2-35 (Ⅰ₪☁│₪☁、Ⅱ)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310 | 3.2-4.4 | 3.5-4.5 |
SW2-35Ⅲ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315 | 3.4-4.6 | 3.5-4.5 |
SW2-35 (Ⅳ₪☁│₪☁、Ⅴ)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315 | 3.4-4.6 | 4.0-4.8 |
SW2-110Ⅰ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4.5-5.7 | 6.0-7.0 |
SW2-110Ⅱ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2.5-3.5 | 4.2-5.6 |
SW2-110Ⅲ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4.4-5.6 | 7.0-8.2 |
SW2-220 (Ⅰ₪☁│₪☁、Ⅱ₪☁│₪☁、Ⅲ)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4-5.6 | 5.9-7.1 |
SW2-220(Ⅳ)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4.4-5.6 | 7.0-8.2 |
SW3-110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2.9 | 4.7-5.5 |
SW4-110∕220Ⅱ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445±10 | 3.8±0.5 | 3.5±0.5 |
SW4-110∕220 Ⅲ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400±15 | 5.7±0.5 | 6.6±0.4 |
SW6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2.9-4.4 | 4.9-5.4 |
SW6-110Ⅰ | 合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390 | 2.9-4.4 | 7.5-9 |
SW7-110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600 | 5.5-7.5 | 6.0-8.0 |
SW7-110Z | 合閘點前.分閘點後10ms內速度 | 600 | 4.5-6 | 10.0-12 |
DW2-35 | 合(分)閘點前後.分閘點 前後各5ms內速度 | 168 | ≥2.5 | 1.9-2.5 |
DW8-35 | 合閘點前.分閘點後10ms內速度 | 197 | 2.6-3.6 | ≥2.4 |
FD4025D | 合閘:半程*ms內平均速度; 分閘:半程後10ms內平均速度 | 78-80 | ≥1.5 | 2.2-2.8 |
ZF10-126﹙L﹚ | 合前₪☁│₪☁、分後10ms內平均速度 | 120 | 2.3±0.5 | 4.8±0.5✘◕◕◕╃。 |
★ 如以上表格中未提及開關型號的速度定義可以在S-t波形圖中任意擷取計算✘◕◕◕╃。
十一₪☁│₪☁、簡單故障分析與排除
故障現象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備註 |
開機無任何顯示 | 1) 電源未接通 | 接通電源 | 更換保險絲管應與原型號相同 |
2) 保險絲管壞 | 重新安裝保險絲管或更新保險絲管 | ||
無輸出 | 1) 待測裝置開路 | 檢查裝置排除故障 |
|
2) 試驗迴路有開路故障 | 檢查試驗迴路排除開路故障 | ||
開機光屏無顯示 | 對比度調節電位器有變動 | 調整面板上對比度電位器的範圍 | |
無法列印 | 1) 無列印紙 | 更換列印紙 | |
2) 列印紙方向反 | 更換列印紙方向 | ||
若以上方法仍無法解決·◕,請將儀器發回廠家維修. |